康希诺2022业绩大跳水,还能扳回一300239东宝生物局吗?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顶部 |
近日,康希諾生物發佈2024年度業績快報稱,2024年母公司淨利潤虧損9億元。而此前,康希諾生物公佈的2024年業績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是19.14億元,一年時間血虧9個億,虧掉去年收入的近一半。不少人大呼刺激的同時不免疑問,是新冠紅利終於喫到頭了嗎?
即便是國內新冠疫苗企業巨頭,也免不了業績“過山車”。這讓我們看到,百年變局疊加瞬息萬變的世紀疫情,就算是當下炙手可熱的新冠疫苗賽道,考驗和競爭也是空前殘酷。
不是每一家新冠疫苗企業都能賺錢
從整個行業看,自2024年新冠疫情發生以來,一些跟新冠有關的生物醫藥公司,業績都出現了大幅增長,唯獨疫苗企業是另一番景象。這是因爲新冠疫苗研發並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不僅“燒錢”“費時”,而且研發出來後還要經歷三期實驗,因此不是每家疫苗企業都能喫上這波紅利,很多在研的新冠疫苗甚至直到現在還沒有上市,“賬面”也一直在虧損。
新冠疫苗賽道上,除了老資歷的頭部疫苗企業,新興疫苗公司出線的很少。尤其是新冠疫苗創新技術研發路線,速度和研發技術水平的“兩板斧”缺一不可:速度決定了市場份額,研發技術水平更是疫苗企業實力的分水嶺。這就要求疫苗企業既要又快又好完成研發,還要高質量完成臨牀試驗和審批上市過程,實力要求很高。
在全球疫苗市場,康希諾新冠疫苗和吸入用新冠疫苗兩款疫苗是非常出圈的,曾爲企業創下一日股票大漲20%的佳績,實現了技術出海,還多次登上國際權威雜誌醫學期刊報道,頻頻被外媒形容爲“中國創新疫苗”的代表。有疫苗行業業內人士指出,雖然去年的業績表現不理想,但不容忽視的是,康希諾生物兩度成功研發並上市創新疫苗,不僅代表了中國創新疫苗企業實力的精進,也彰顯了中國疫苗企業面對全球重大的公共衛生事件,直面挑戰,助力全球抗疫的那份責任與擔當。
大流行後期,新冠疫苗還有市場嗎?
考驗不停在上演,進入到2024年,全球新冠疫苗大軍已有撐不住虧損而“減員”的。2月3日,三菱化學集團就關閉了旗下的新冠疫苗研發子公司Medicago,並進行清算處理。而另一面,康希諾生物等一些疫苗企業之所以還在堅持研發和繼續推廣,是因爲眼下世衛組織沒有宣佈新冠大流行結束,目前來看,我們將和新冠病毒長久共存,未來仍需要新冠疫苗,並且需要更有效的疫苗。這說明,新冠疫苗還有一定的市場。
首先,在人們以往的認知裏,疫苗市場是減量的,接種者是扎一針少一箇。但如今,新冠疫苗市場則更多的是加強針,國內第一次加強和第二次加強的,都是目標羣體。雖然國內完成兩針疫苗接種的比例超過了90%,但很多人接種上一針疫苗已是一年以前,80歲以上老人第三針的接種率也只有40%出頭。而國外有的國家和地區甚至已經開打了第五針。這差值的一部分人,將成爲新的增長點。
其次,去年底國家防控政策放開後,很多符合接種條件的人羣已被感染。按國內目前的接種要求,普通人羣在陽康後6個月、特殊人羣在陽康後3個月可再次接種新冠疫苗,隨着時間的推移,在今年年中左右,新冠疫苗將迎來一波放量。
還有一部分專家學者認爲,未來新冠疫苗可能需要定期接種,比如像流感疫苗一樣,每一兩年接種一次,也就是說,還是會有相當規模的市場需求。
因此,新冠疫苗的市場邏輯,不能被籠統地認爲是減量市場。但是隨着市場格局的變化,再想創造輝瑞那樣“傳奇”式的銷量已經不太可能了。這也意味着,新冠疫苗市場告別了“銷量神話”時代,未來一定是更安全、高效、優質的新冠疫苗才能受到民衆青睞。
保護力更好的國產mRNA疫苗正在候場
在新的全球競爭戰中,決戰的關鍵是技術升級。康希諾生物也並沒有因爲一時的虧損而放棄新冠市場的研發投入。2024年的年中報告顯示,康希諾生物對旗下三條新冠疫苗管線已累計投入金額合計超過12億元,仍保持較高水平的研發投入。
根據康希諾生物今年1月發表在《柳葉刀》預印本平臺上的最新研究來看,接種三針滅活疫苗後採用康希諾生物mRNA新冠疫苗CS-2034進行序貫加強,效果更好、更安全,對60歲以上老年人更友好,安全性高於目前其他已上市的mRNA新冠疫苗。其公司董事長宇學峯也在接受路透社採訪時表示,相信公司使用mRNA技術開發的實驗性新冠疫苗,效果與莫德納及輝瑞與德國BioNTech合作研發的疫苗同樣理想。
雖然是新技術,但相信很多人對mRNA新冠疫苗並不陌生。該疫苗的特點是可以用較快的速度研發,實現更大規模的生產,生產成本相對傳統技術路線疫苗更低。這些特點,使其可以快速滿足發展中國家對疫苗的需求。
從後視鏡的角度來看,mRNA新冠疫苗國外先發,市場認可度高,而且從後續要求的高效、廣譜來說,mRNA技術優勢最符合需求。而國內遲遲未有mRNA新冠疫苗上市,民衆的期待值一直居高不下。康希諾生物在研的mRNA新冠疫苗,或是國內新冠疫苗企業中笑到最後的贏家。
據瞭解,這款疫苗進度較快,在上海的生產車間已進入“試產階段”,一旦產品商業化兌現利好,向上的空間依舊很大。此外,康希諾生物同期在研的,包含奧密克戎株的二價吸入新冠疫苗也已進入臨牀試驗階段,這幾款國內創新新冠疫苗將組成防疫戰線的“最強護盾”。
總的來說,去年新冠疫苗帶給康希諾生物的名大於利,頗有點“賠本賺吆喝”的意思。但是創新疫苗企業的“星辰大海”從來不是眼前,而是需要不斷研發創新出“新生命力”。底盤堅實,才能無懼風浪。相比兩年前那個從未盈利的康希諾生物,現在的康希諾生物擁有更多的研發管線、更堅實的人才基礎、更爲強大的經濟韌性,完全有條件、有能力、有底氣實現更大突破、邁上更高臺階。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
已有条评论,欢迎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