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首页 > 炒股知识 » 正文

[黄金期货]中国邮轮业离黄金时代还有几步

   条点评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顶部

  來源:環球時報

  【環球時報記者 任筱楠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曾瑞】編者的話:從國產大郵輪開啓商業航行到國際郵輪陸續迴歸,從外國旅遊團乘坐郵輪入境免籤政策落地再到郵輪港口佈局逐步完善,2024年的一系列好消息讓我國郵輪業步入復甦快車道。5月22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產業發展司負責人霍福鵬在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介紹,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我國郵輪產業逐步恢復、持續向好。旅遊行業新聞網站“旅遊日報”稱,隨着疫情後中國經濟的持續復甦,全世界都在屏息凝視,渴望看到這個全球郵輪業重要參與者的發展。中國郵輪業有望進入黃金時代,預計到2035年將創造810.5億美元的經濟效益。

  “預訂量遠超2019年同期”

  “郵輪最吸引我的是與其他旅行方式不同的場景和體驗。”有過50多次郵輪旅行經驗的郵輪達人妙妙告訴《環球時報》記者,“郵輪能形成一種獨特的社交場域,來自天南地北的陌生人在船上產生交集,甚至還會有一些深度的交流和溝通。”

  在多次航行經歷中,妙妙碰到不少觸動她的瞬間:只能依靠輪椅出行的老奶奶告訴她,自己沒想到在耄耋之年還能實現出國旅行的願望;散居世界各處的一家人相約在郵輪完成每年一次的團聚……“郵輪是種包容性很強的旅行方式,能夠滿足不同年齡、文化背景的遊客,大家可以在這樣一箇旅行場景中各得其所。”

  其實在疫情前,郵輪旅遊便憑藉包容性強、提供一站式度假體驗在中國市場快速增長。2006年上海開通第一條母港航線,經過十年的快速增長期,中國於2016年成爲全球第二大郵輪旅遊客源國。“旅遊日報”稱,2019年中國郵輪遊客的人數佔到全球的8%。疫情給郵輪業帶來沉重打擊。不過,“2023年下半年開始,中國郵輪市場便出現顯著復甦的跡象”。

  不少業內人士將2024年視爲“郵輪市場復甦之年”。交通運輸部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我國郵輪旅客運輸量超19萬人次,超過去年全年運輸量。眼下,暑期旅遊旺季即將來臨,一系列預訂數據也顯現出郵輪旅遊的火熱。飛豬旅行度假業務部郵輪行業運營總監王燁告訴《環球時報》記者:“今年以來,飛豬郵輪商品的成交規模已全面超越2019年同期。進入暑期預訂週期之後,我們國際郵輪商品的成交規模較2019年同期已有數十倍的增幅。截至目前,今年618國際郵輪商品的購買人次較去年同期增長超過30倍。”

  愛達郵輪方面告訴《環球時報》記者,隨着夏季臨近,愛達郵輪旗下首艘國產大型郵輪“愛達·魔都號”接到大量關於暑期航次的諮詢和預訂,個別火爆航次已基本售罄。

  國產大郵輪“愛達·魔都號”

  皇家加勒比方面告訴《環球時報》記者,“海洋光譜號”今年暑期航次預訂量已經遠超2019年同期,爲接近翻倍的水平,其中暑期家庭出遊的需求尤其旺盛,家庭房的預訂量超2019年同期140%以上。

  上海工程技術大學管理學院副院長、上海國際郵輪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葉欣梁告訴《環球時報》記者,郵輪市場的恢復情況比預期要好,不過目前市場上產品供給仍較少,郵輪市場整體尚未恢復到2019年水平。他表示,從當前發展趨勢和政策支持來看,中國郵輪經濟呈現出持續向好的態勢,且有望在2025年以後重回疫情前快速增長的狀態,甚至成爲世界郵輪經濟的重要增長點。

  遊客更年輕、走得更遠

  在市場加速恢復的同時,業內也關注到中國郵輪市場正在發生變化。國際郵輪協會(CLIA)發佈的《2023年郵輪行業報告》顯示,2018—2022年,全球郵輪遊客平均年齡爲46.5歲,年齡結構中佔比最大的爲60歲以上人羣,佔比爲33%。因此,不少人也將郵輪視作更適合銀髮族的產品。而當前,多箇受訪者都對記者表示,中國遊客正變得越來越年輕。

  王燁告訴記者:“郵輪服務的消費客羣正在往年輕化發展,越來越多的95後、00後開始嘗試安排一場郵輪旅行。”皇家加勒比的預訂數據顯示,2024年航次預訂的客人平均年齡與2019年同期相比,降低了2.6歲,25-55歲預訂客人的佔比增長了20%,越來越多的X世代(出生於1965-1980年)和千禧一代(出生於1981-1996年)正準備開啓人生中首個郵輪假期。面對更加註重個性化體驗的年輕遊客,他們推出能滿足其偏好的產品,如甲板跳傘、甲板衝浪、海上碰碰車、海上攀巖等腎上腺素飆升的運動項目,以及大秀演出、音樂派對等多元化活動。

  另一箇顯著趨勢是,中國遊客越來越重視出行體驗。“選擇更高品質郵輪商品的用戶數佔比快速提升。”王燁說道。皇家加勒比方面表示,過去內艙房因爲極具性價比成爲預訂最快的房型,高端房型如套房和陽臺房則因爲票價高,預訂進展相對較慢,而如今最先售罄的房型是套房和陽臺房。“這表明現在的旅行者消費觀念逐漸向着體驗消費的方向演變,旅行者願意爲更精緻、個性化的服務體驗付出更多。”

  妙妙關注到,疫情後,無論是航線設計還是船上體驗方面,郵輪產品都變得差異化。“比如現在有一些開口航線,遊客可以從國內港口出發,坐船到目的地,然後自由行玩幾天再飛回來。這樣就給了年輕人更多選擇。”船上活動方面也呈現出差異化,郵輪會根據自己的文化特色設計相應活動。如“愛達·魔都號”將在“海上航家講壇”系列活動中邀請船舶專家揭祕兩棲戰艦、大型液化天然氣運輸船及國產大型郵輪等國之重器的幕後故事。

  與此同時,中國遊客的腳步也越走越遠,除了中國母港出發的航線,他們也會搭乘郵輪深度探索海外小衆目的地。龐洛郵輪北亞區市場及商務總監章瑾告訴《環球時報》記者:“我們看到疫情後中國遊客對於南北兩極的旅行需求快速增長。自2023年初出境遊恢復後,龐洛在中國市場的預訂量比2019年增長了180%。”不僅地理北極點、半環南極、羅斯海這樣的高階南北極產品在中國市場受到歡迎,2024年開始有更多中國遊客選擇巴布亞新幾內亞、馬達加斯加、大溪地等熱帶、亞熱帶目的地的探險航線。

  “產業鏈整體成熟度有待提高”

  除了郵輪市場逐步回暖外,2024年,我國郵輪產業鏈也在持續提升。4月20日,第二艘國產大型郵輪在中國船舶集團旗下上海外高橋造船有限公司迎來塢內連續搭載總裝里程碑節點,標誌着國產大型郵輪工程已朝着構建批量化設計建造能力的方向邁進。愛達郵輪方面表示,“愛達·魔都號”的成功運營代表着中國郵輪自主運營實現“從0到1”的突破,也促使其加快旗下第二艘大型郵輪的建造步伐,滿足日益增長的郵輪旅遊需求。

  在中國郵輪產業穩步向好的同時,我們也關注到,與成熟市場相比,中國郵輪產業還很年輕。葉欣梁告訴記者,儘管我國在郵輪設計與建造方面取得顯著進步,但與國際成熟市場相比,郵輪產業鏈的整體成熟度仍有待提高。例如,建造、郵輪企業運營、郵輪配套產業等方面仍有較大提升空間。

  有媒體報道稱,今年,某郵輪航線出現“擁擠推搡”“乘客過度取食”的現象。對此,多名業內人士分析認爲,這與我國郵輪銷售長期以來的“包船”模式不無關係,這一模式雖然帶來的遊客體量大,但是對於行業而言,利潤率較低。

  葉欣梁告訴記者,包船模式雖然刺激中國郵輪市場快速增長,但在一定程度上也給郵輪公司帶來負面影響。當前我國郵輪市場“包船”和“切艙”(分銷商買斷艙位進行銷售)的比例依然很大,而成熟市場郵輪銷售多以零售爲主。

  妙妙提到,她經常收到粉絲關於“在哪裏預訂產品”“不同渠道價格爲何不同”的詢問,“如果行業能更好地梳理銷售渠道,消費者就能更快、更直接地購買郵輪產品。”

  記者瞭解到,爲滿足消費者的需求,郵輪公司也在嘗試多元化的預訂渠道,除傳統旅行社預訂外,還在大力發展線上直銷平臺。通過搭建自身數字平臺以及與旅行平臺合作的方式加強與消費者的鏈接。

  妙妙認爲,中國市場與成熟郵輪市場存在文化差異:對於很多西方遊客來說,郵輪是一種度假產品,“船即目的地”,當前不少中國遊客則有較強的目的地訴求。“對於郵輪行業來說,我認爲不應該教育市場,而是應該逆向思維,想方設法讓消費者主動接受並融入這種旅行方式。”

  葉欣梁表示,隨着我國居民收入水平的逐步提高和消費觀念的轉變,特別是越來越多消費者認可服務的價值,郵輪旅遊作爲一種高品質的休閒旅遊方式將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未來,消費升級將爲郵輪市場帶來更多市場機遇。他表示,郵輪行業可以通過開發更多遠程、跨洲航線,吸引更多高端遊客,提升郵輪市場的盈利能力;通過整合郵輪產業鏈資源,提升產業鏈的整體效率和競爭力,進一步挖掘市場潛力;加強國際合作與交流,引進先進的郵輪管理理念和技術手段。“中國郵輪產業需要持續加強創新和合作,不斷提升自身的競爭力和影響力。”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第一创业证券有限责任公司]BABI币最新价格 (区块链行业领袖有话说!最新BABI币价格大幅攀升!)
「002574」贫困劳动力有组织输出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已有条评论,欢迎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