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金暴涨 现在上车还来得及吗?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顶部 |
1月18日發售的易方達競爭優勢企業基金有效認購申請確認比例達到6.25%。根據此基金募集規模上限爲150億元人民幣測算,約有2398.57億元資金搶購該基金,成爲公募基金史上首募認購金額的產品。
這場基金申購的火爆,背後反映的是2020年基金的高收益。據Wind數據統計,2020年場7438只基金共盈利1.93萬億元,有40家基金公司旗下產品的盈利突破100億元,易方達和匯添富公司的基金產品盈利更是突破1000億元。2020年股票型基金平均收益超過了40%。
很多喫瓜羣衆都按耐不住了,對基金市場躍躍欲試,那麼作爲非專業投資者,如何去挑選基金呢?
挑選基金的基本原則是用確定性去贏取不確定性。
對於投資者來說,個人資產總量、每月的收入、所在的年齡段及家庭情況等信息是確定的。這些確定的信息決定了投資者的風險偏好。
舉個例子來說,小紅今年28歲,有一份高薪工作,收入穩定,沒有什麼基礎疾病,也沒有家庭的羈絆,那麼小紅承擔風險的能力就相對較高,同時小紅期望通過買基金,實現一箇年入百萬的夢想,那麼她的風險偏好就會比較高。
如何理解風險?風險本身是一箇非常不確定的東西。具體來說:一是收益的不確定性,即收益的波動性;二是成本的不確定性,即本金丟失的可能性。
但是我們可以通過資產配置來控制總體風險。
對於基金大類來說:貨幣型基金,收益低,但風險也低;債券基金的收益比貨幣基金的收益高一些,但風險也大一些,股票基金的風險,但獲得高收益的可能性也更大,這些基金資產的性質是去確定性的。
那麼無形中就形成了風險偏好與資產配置的映射關係。風險偏好高的年輕人應該多配置一些股權類的資產,風險偏好低的中老年人比較適合多配置一些債權類的資產。
根據確定性高的來贏取確定性相對低的原則,合理的基金投資順序是先做資產配置,再選市場、行業,挑選具體基金。
剛纔講了資產配置中的確定性,現在來聊一聊市場的確定性。
2020年GDP過了百萬億元,GDP實際增長2.3%,是今年全球主要經濟體逆勢增長的。短期來看,的疫情控制得不錯,早已完成的復工復產,但是歐美仍然受疫情的困擾,仍沒有開工,出口持續高增。長期來看,的一帶一路建設,拉動內需等政策指導,都有助於經濟的蓬勃發展,整體的經濟情況是向好的,大盤指數上漲也是衆望所歸。市場的穩健發展是確定的。
舉個行業確定性與不確定性的例子:
經歷過疫情的磨鍊,短期內醫藥行業必然受到全球政府的重視,另外目前人口老年化的趨勢明顯,對於慢性病的醫治長期需求明顯,醫藥行業發展的趨勢是確定的。高端數控機牀、芯片等高新產業供不應求的局面短時間內不會改變,這些是明確的。在這些崛起的行業中,哪家公司會成爲龍頭,競爭局面何時會穩固下來,這些是不確定的。投資者可以通過買醫藥、高科技、新能源等行業基金來購買一攬子的行業公司股票來控制這些不確定性。
落實到具體的基金,筆者認爲基金產品的歷史業績、基金的規模、基金經理的背景及歷史業績等,這些歷史指標是確定的。
下面簡單介紹下這幾個歷史指標,希望對讀者挑選基金有幫助。
基金產品的歷史業績:一般觀察3-5年比較合理。短期業績容易受到市場波動的影響。
基金的規模:一般來說,二級市場中規模越大的基金,越難取得超越市場的業績。主要原因如下:首先是市場流動性,大資金買賣會影響到市場價格,其次資金量越大需要挑選的標的也就越多,增加了投資經理選股難度,基金的業績會逐漸靠近大盤的業績。
基金公司:一箇靠譜的公司會有規範的流程、合規的法務、貼心的服務,全方位保護投資者權益。舉個例子來說,交易員在買賣股票的時候多按了個0,系統會判斷預期損失或者買賣量是否超過了限額,自動促發風控,交易就會被終止,極大程度保護投資者的利益。
基金經理的背景:挑基金經理要挑經驗豐富、歷史業績高的,是穿越牛熊的基金經理;有名校背景的,研究能力強的;同時也要關注其穩定性,執掌基金的基金經理3-5年不換是比較理想的情況。
基金的:評級的維度涵蓋了資產配置情況、選股能力、擇時能力。常用的指標有收益、業績波動、回撤等。
說完了基金的確定性,我們來聊聊基金的不確定性。
對於基金來說什麼是不確定的?今年漲的好的基金,明年未必就漲的好,據筆者測算,2019年收益排名前10%的基金,到2020年有近70%的基金都跌出了基金收益排名前10%名單;基金什麼時候開始漲,能漲到多少,基金今年的收益率會是多少等,這些都是不確定的。但是根據以上確定的歷史值的分析判斷可以大大增加我們獲取收益的勝算。
很多投資者在面對市場板塊輪動時,總想高拋低吸,但卻變成了追漲殺跌。基金公司賺得盆滿鉢滿,基民卻沒怎麼賺錢。這主要是基民熱衷於追求市場爆點,根據極其不確定的基金漲跌來買基金,造成購買基金的風險遠超過自己的承受能力,經不起市場波動,草率清倉。的結果常常是選的基金不漲,漲的基金拿不穩。
以2005年成立的富國天惠精選爲例:2008年因大盤影響產生了較大的回撤,但在2011年創下新高,之後有短期的波動,在2015年再創新高之後,因大盤影響再一次產生了較大的回撤,但如果繼續持有至今,從2005年至今的累計回報超過了20倍。從富國天惠精選這個例子可以看出,基金不僅要選得好,還要拿得穩。
對於我們投資者來說風險承受能力是極其確定的事,通過資產配置(面對股市大漲,投資者通過資產再平衡,鎖定收益;面對股票大跌,投資者通過資產再平衡,控制總體風險)將風險資產的配置比例確定了,然後根據大勢研判,選擇向好趨勢的市場、行業,再根據各個基金指標選擇理想的基金。這樣面對市場風險,投資者會更加自信,不會被超出自己風險承受能力的波動打的措手不及,亂了陣腳。所以判斷確定性與不確定性,用確定性去贏取不確定,是在基金情況下,判斷是否上車的邏輯。
(文章來源:財經網)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
已有条评论,欢迎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