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研发费用资本化(01766)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顶部 |
研究開發費用是否應該資本化?
先說明,其實在美國會計準則下,這些費用都需要費用化。那麼,在中國企業會計準則下,爲何麼規定研究階段就費用化,開發階段就資本化呢?
研究費用的處理-費用化
根據目前會計基本準則的框架,何謂資產?資產是需要能爲企業帶來未來利益的。由於在研究階段,研究成果往往是不確定的,無法保證所發生的成本,將會爲企業未來帶來收益,不符合資產的定義,因此需要費用化處理,這個沒有任何爭議。
開發費用的處理-?資本化vs費用化
對於滿足中國企業會計準則相關條件,進入開發階段發生的費用,在中國準則下,需要資本化,比如說確認成爲無形資產。主要的條件是已論證技術是可行的,因此,以後再發生的開發成本,將較可能爲企業未來帶來收益,可以理解爲符合資產的定義。然而,在美國會計準則下,認爲通常而言,縱然在開發階段可能會預期能爲企業未來帶來收益,但其金額難以合理確定,同時發生的成本也往往與未來預期的收益不直接相關,因此不滿足美國準則下資產的定義。
在實際工作當中,可能企業業務所認定的開發階段與準則要求的開發階段存在偏差,也就是說有部分工作實際上是在研發階段的,因此,就可能會出現樓主所說的部分確認費用,部分資本化的情況。
研發支出資本化
新準則中研發支出資本化的條件是比較嚴格的。新準則規定,企業內部研究開發項目開發階段的支出,同時滿足下列條件的,才能予以資本化:
1、完成該無形資產以使其能夠使用或出售在技術上具有可行性。判斷無形資產的開發在技術上是否具有可行性,應當以目前階段的成果爲基礎,並提供相關證據和材料,證明企業進行開發所需的技術條件等已經具備,不存在技術上的障礙或其他不確定性。比如,企業已經完成了全部計劃、設計和測試活動,這些活動是使資產能夠達到設計規劃書中的功能、特徵和技術所必需的活動,或經過專家鑑定等。
2、具有完成該無形資產並使用或出售的意圖。企業應該能夠說明其開發無形資產的目的。
3、無形資產產生經濟利益的方式,包括能夠證明運用該無形資產生產的產品存在市場或無形資產自身存在市場;無形資產將在內部使用的,應當證明其有用性。無形資產是否能夠爲企業帶來經濟利益,應當對運用該無形資產生產產品的市場情況進行可靠預計,以證明所生產的產品存在市場並能夠帶來經濟利益,或能夠證明市場上存在對該無形資產的需求。
4、有足夠的技術、財務資源和其他資源支持,以完成該無形資產的開發,並有能力使用或出售該無形資產。企業應能夠證明可以取得無形資產開發所需的技術、財務和其他資源,以及獲得這些資源的相關計劃。企業自有資金不足以提供支持的,應能夠證明存在外部其他方面的資金支持,如銀行等金融機構聲明願意爲該無形資產的開發提供所需資金等。
5、歸屬於該無形資產開發階段的支出能夠可靠地計量。這要求企業對研究開發的支出應當單獨覈算,比如,直接發生的研發人員工資、材料費,以及相關設備折舊費等。同時從事多項研究開發活動的,所發生的支出應當按照合理的標準在各項研究開發活動之間進行分配;無法合理分配的,則需計入當期損益。
開發階段
開發是指在進行商業性生產或使用前,將研究成果或其他知識應用於某項計劃或設計,以生產出新的或具有實質性改進的材料、裝置、產品等。相對於研究階段而言,開發階段應當是已完成研究階段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具備了形成一項新產品或新技術的基本條件。
例如,生產前或使用前的原型和模型的設計、建造和測試;不具有商業性生產經濟規模的試生產設施的設計、建造和運營等,均屬於開發活動。
無形資產的審覈標準趨嚴:
1)無形資產=無形資產+開發支出+商譽
2)企業所得稅法第30條第(一)項規定了研發費用的加計扣除。
3)關注大額研發費用資本化的情形,因爲其不符合股東利益最大化的實質。
2010年保代培訓第三期
對開發支出資本化掌握以下審覈標準:
允許部分開發費用資本化,但資本化會是嚴重關注點;資本化的數額在審覈時會扣減後看淨利潤仍是否符合發行條件。
擴展資料:
一、本科目覈算企業進行研究與開發無形資產過程中發生的各項支出。
二、本科目應當按照研究開發項目,分別“費用化支出”與“資本化支出”進行明細覈算。
三、研發支出的主要賬務處理
1.企業自行開發無形資產發生的研發支出,不滿足資本化條件的,借記本科目(費用化支出),滿足資本化條件的,借記本科目(資本化支出),貸記“原材料”、“銀行存款”、“應付職工薪酬”等科目。
2.企業以其他方式取得的正在進行中研究開發項目,應按確定的金額,借記本科目(資本化支出),貸記“銀行存款”等科目。以後發生的研發支出,應當比照上述(一)規定進行處理。
3.研究開發項目達到預定用途形成無形資產的,應按本科目(資本化支出)的餘額,借記“無形資產”科目,貸記本科目(資本化支出)。
期末,企業應將本科目歸集的費用化支出金額轉入“管理費用”科目,借記“管理費用”科目,貸記本科目(費用化支出)。
四、本科目期末借方餘額,反映企業正在進行中的研究開發項目中滿足資本化條件的支出。
所謂研發支出,從企業的角度來說,就是企業內部研究開發項目的支出。根據《企業會計準則第6號—無形資產》的規定,企業內部研究開發項目的支出,應當區分研究階段支出與開發階段支出。
研究是指爲獲得並理解新的科學或技術知識而進行的獨創性的有計劃調查。開發是指在進行商業性生產或使用前,將研究成果或其他知識用於某項計劃或設計,以生產出新的或具有實質性改進的材料、裝置、產品等。
新準則規定,對於企業內部的研究開發項目(包括企業取得的已作爲無形資產確認的正在進行中的研究開發項目),研究階段的支出,應當於發生當期歸集後計入損益(管理費用);
開發階段的支出在符合特定條件時則可以確認爲無形資產,即資本化。由於不同階段支出的會計處理差異巨大,正確區分研究階段和開發階段就成爲研發支出會計處理的關鍵,研究階段具有計劃性和探索性,是爲進一步的開發活動進行資料及相關方面的準備,由於已進行的研究活動將來是否會轉入開發、開發後是否會形成無形資產等均具有較大的不確定性,因此該階段的支出,新準則規定應計入當期損益。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研發支出
研發費用資本化的意義何在?
研發費用資本化,這樣更有利於研發的進行,從而刺激科研的進步,可以使研發和研發所獲得收入,兩者相互促進,共同進步。
爲什麼資本化研發投入小於開發支出金額
您好,資本化研發投入小於開發支出金額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首先,資本化研發投入需要符合一定的會計準則和規定,只有符合條件的研發費用才能被資本化,而不是全部研發費用都可以被資本化。因此,即使公司進行了大量的研發投入,但如果不符合資本化條件,那麼資本化研發投入就會相對較少。
其次,資本化研發投入的週期相對較長,需要經過一定的時間才能實現資本化,而開發支出金額則是短期內的支出。因此,即使公司在某一年度進行了大量的研發投入,但如果這些投入還沒有達到資本化的條件,那麼這部分投入就不會被計入資本化研發投入。
最後,公司可能會選擇將一部分研發費用作爲開發支出進行計入,而不是全部作爲資本化研發投入。這樣做的原因可能是爲了降低公司的資本化研發投入比例,從而降低公司的資產負債率,提高公司的財務穩定性。
綜上所述,資本化研發投入小於開發支出金額的原因主要是由於資本化研發投入需要符合一定的會計準則和規定,資本化週期較長,以及公司選擇將部分研發費用作爲開發支出計入的原因。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
已有条评论,欢迎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