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顶部 |
2022匯市回顧,強勢美元如何霸屏全年!回顧剛剛結束的2022,美國通脹宛如樹瘤,盤根錯節,“頑固不化”,全球緊縮從美聯儲激進加息開始,美股、美元、非美元貨幣在這一年裏,受到的打擊與承託迥異。世界現有貨幣體系受到強烈衝擊,一邊是強勢美元全年霸屏,一邊是非美貨幣滿地凋零,用佛家用語說,就是“九九八一難難難抗”。而全球股市也在複雜的國際形勢下波動劇烈,全球投資者情緒坐上浪頭帆。正如瑞銀場內交易人ArtCashin所說那樣,“從新冠到俄烏,2022,我們經歷了一切。”下面就讓我們回顧一下2022國際匯市的波譎雲詭。美股截止2022年的最後一箇交易日,美股三大指數悉數慘淡收官。截至收盤,道指收跌0.22%,報33147.25點;納指跌0.11%,報10466.48點;標普500指數跌0.25%,報3839.50點。總體上來看,2022年以來,受俄烏衝突升級、疫情反撲以及各大央行持續加息的影響,主要股指大多以兩位數的幅度累跌。道指、標普、納指三大股指遭遇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最糟糕的一年。結束3年的連漲記錄,並分別累跌8.79%、19.44%和33.10%。隨着能源危機的加劇,美股能源板塊可以說一騎絕塵,僅看其在標普500中的表現就異常亮眼,以50%的漲幅脫穎而出。除能源股之外,醫療保健板塊的表現也還不錯,以34.26%的漲幅收官。其中強生、聯合健康漲超5%。但與基金市場命運雷同的是,曾經的明星科技股卻遭遇血洗,特斯拉累跌超65%、Meta累跌超64%,亞馬遜、英偉達、英特爾、AMD、奈飛均慘遭腰斬;微軟跌約29%,蘋果全年累跌約28%。中概股方面,整體走低,納斯達克中國金龍指數全年下跌24.63%。其中新能源車股跌幅領先,小鵬汽車跌幅高達80%,蔚來跌近70%,理想汽車跌近38%。不過,也有些中概股業績亮眼,尤以在線教育板塊表現突出。好未來全年累漲81%,新東方漲幅也逼近62%。歐股方面,板塊形勢與美股類似,萬馬齊喑的市場中,能源依舊是歐洲大陸最大的贏家。畢竟,截至最近,歐洲的天然氣、石油等能源緊缺纔可以舒一口氣。在此之前,能源價格極端走勢是貫穿歐洲全年的噩夢。從板塊走勢來看,泛歐股指斯托克600中,只有兩個板塊上漲,分別是礦業股所在基礎資源板塊和油氣。其他17個板塊均累跌。除了防禦性板塊醫療和保險以及由於歐洲債券收益率上升而收穫利好的銀行板塊之外,其他14個板塊累跌幅度均超過10%。其中,房地產、零售及科技板塊分別以40%、30%和超29%的幅度領跌。歐洲經濟衰退前兆初顯。美元但是,在全球股債雙殺之時,美元卻坐上了火箭,全年演繹“飛天”絕技。美元指數以全年累漲8.19%的成績,實現2015年一直來的最大漲幅。與美元聯繫緊密的大宗商品除今年上半年短暫同步之外,剩餘的時間裏美元幾乎吊打主要的大類資產。然後人們驚訝的發現,俄烏衝突利好美元、美聯儲加息利好美元、能源危機利好美元好像全球人民遭遇的這一切全都在利好美元,不論是是空的通脹、新興經濟體的資本外流還是主權國家史無前例的債務違約和破產,巋然不動的依舊是強勢的美元。彷彿有一隻上帝之手在推動這一切的發展。回顧2022美元指數走勢,我們可以將美元的年內走勢氛圍五個階段。第一階段:美聯儲發佈縮表信號,爲加息預熱。1月中旬,美國最新公佈的CPI數據破7,當月美聯儲發佈12月貨幣政策會議紀要,暗示將縮表。市場接收訊號,開始預期,2022將成爲美元新一輪加息元年。第二階段:俄烏衝突爆發,地緣政治推動美元成爲避險資產首選。2月24日,俄羅斯總統普京宣佈在頓巴斯開展特別軍事行動,隨即烏克蘭宣佈關閉全國領空,俄烏衝突全面爆發。世界能源大國、糧食大國的開戰,驅動更多避險資產進入美元懷抱。第三階段:3月,美聯儲正式開啓加息週期。10年期美債收益率一路飆升。利差優勢,主導美元拉昇。整個第二季度,美國收穫果實的同時,全球各地多箇經濟體品嚐到了惡魔狂舞的痛苦,新型市場遭遇大面積資本外流。第四階段:能源危機爆發,世界陷入“混戰”。第三季度的國際形勢之複雜歷史罕見。俄烏衝突衍生的供應鏈危機、能源危機迅速席捲全球。美國汽油價格在6月曆史性突破5美元,CPI飆升至40年高位,美聯儲開啓激進加息75基點。隨後一件件驚心動魄的國際事件發生,北溪管道同一天被炸,特斯拉兌現減稅承諾將英國拖入泥潭,歐元兌美元宣佈跌破平價美元在血雨腥風中走上王者之路,達到本輪升值週期的頂峯。第五階段:9月28日,美元達到114.78的20年高位,隨後下跌至104.5附近。全球各地的亂局也在緊迫形勢的威逼下開始強勢破局,暖冬的到來讓歐洲的能源緊缺有所緩解、日本透露轉向信號,特拉斯下臺,英國新任財政部長宣佈增加稅收,中國放開疫情管控非美貨幣終於有了反攻的機會。當然最重要的是,本輪通脹見頂了。2023年的第一週,儘管鮑威爾不停強調美聯儲抗擊通脹的決心,多年市場總算知道,寬鬆的環境不遠了,儘管我們可能還需要多走一段路。這一年來,非美元貨幣可以說吃盡了苦頭。非美元貨幣這是一份媒體統計的2022年35類全球主要非美元貨幣的走勢對比,我們可以看到,只有俄羅斯盧布、巴西雷亞爾、墨西哥比索和港幣兌美元出現了上漲。回想這一年裏全球主要貨幣的遭遇,不少交易員仍感到唏噓。歐元所有的貨幣投資者們向來永遠不會忘記2022年7月的某一天,歐元兌美元宣佈跌破平價,20年來的榮譽地位蕩然無存。儘管截至發文,歐元兌美元的匯率已經重新回到了平價之上,但整個驚心動魄的過程實在是令人難以忘記。回顧歐元此輪下跌的主要原因,無外乎三個方面:第一,歐洲加息相對美國起步太晚,導致歐美利差過大。第二,歐洲的高能源依賴使得俄烏衝突導致的能源緊缺,成爲推動歐洲通脹的主要動力。據數據顯示,今年8月時,歐洲主要國家電力期貨價格同比上漲10倍。即使至今,德國依然是IMF預測中受害頗深且經濟萎縮最嚴重的經濟體。第三,歐洲經濟尚未恢復至疫前水平。據統計,歐央行的加息開始於7月,分別在7、9、10、12四個月裏分別加息50基點、75基點、75基點和50基點,累計加息250基點。相較於美國的425基點,尤顯不夠。因此,歐央行也對外表示,歐洲加息的下半場纔剛剛開始。只是,恐怕進入2023年,歐洲央行決策的制定與實施不得不考慮經濟衰退的程度。英鎊要說年內貨幣慘狀,英鎊可是當仁不讓。作爲外匯市場歷史最悠久的貨幣,英鎊的地位那是“不可高聲語”的。在美元成爲世界霸主之前,英鎊見證英國名副其實的“日不落”輝煌。但整個2022年,英鎊的年內跌幅達到20%。甚至一度跌至1.0335,距離平價僅一步之遙。英鎊的慘淡與英國國內的通脹高企與政局動盪有脫不開的關係。同樣是通脹飆升,英國央行的動作甚至要早於美國,但年內8此會議也只是實現累計加息325基點,但通脹卻比美國還要高。此外,不知道英國是今年流年不利還是政黨高層巨蟹座太多以至於水逆?總之,從約翰遜政黨醜聞開始,政局動盪就沒消停過。約翰遜的繼任者英國前首相特拉斯更是因守諾而“名留千史”。減稅計劃一度導致英國債市崩盤,儘管緊接着特拉斯宣佈離職,英國財長亨特宣佈緊急購債計劃挽救了英債市於危難,但上層的動亂使得民衆對於政府的信心受到打擊。眼看通脹之路還有的走,但民間生活成本又在飆升,蘇納克的一舉一動都不得不慎之又慎。畢竟,現在的英鎊已經是弱不禁風了。日元在全球一往無前地奔赴加息之路時,日本成爲唯一堅持超寬鬆貨幣政策的國家。一直以來,日本飽受通縮之苦,好不容易跳出來,絕不肯輕易回去。爲了維持超寬鬆貨幣政策。日本央行行長黑田東彥宣佈無限量購買日債,將日本國債收益率維持低位。美日利差越拉越大,日元開啓貶值通道。進入2022年第二季度,美元的加速上漲導致了日元的加速下跌。10月日元跌破150大關,跌幅深度達到32%。日本央行開啓世紀干預。9月,日本央行發佈消息,稱在匯市採取了直接干預手段,請投資者相信日元將獲得穩定。但事實上,拋售美元的干預行爲,只是治標不治本,美元可以一直漲,但日元絕對受不住一直跌。顯然日本央行也深切地知道這一事實。近日,日本央行將本應在2023年4月黑田東彥離任之前進行的政策全面評估提前召開。並修改了YCC政策的執行內容。市場猜測,這或許是日本轉向的信號,在下一任日本央行上任後或將結束超寬鬆貨幣政策。具體如何,我們拭目以待。人民幣縱觀全球主要貨幣,2022年年內,人民幣走勢儘管不如美元強勢,但其穩固性絕非一般。具體來看,2022年4-5月中旬,人民幣迎來第一波下跌,出現階段性新低-6.8;8月中至10月末。進入第二波下跌週期,持續下挫,9月中旬,離岸人民幣兌美元跌破7大關,10月進一步達到新低的7.3748;進入11月,人民出現大幅度反彈,於12月初收復失地,重回6字頭。2022年的最後一箇交易日,在岸人民幣兌美元收盤報6.9514,較上一交易日上漲195點;離岸人民幣兌美元收盤報6.9730,則是上漲超過了500基點。從年初延續2021的強勢到年中的兩波急跌再到年末的企穩回升,2022全年人民幣兌美元整體呈現“穩-跌-回穩”的走勢。影響人民幣匯率波動的主要因素更多是外部美聯儲加息導致的美元強勢,當然內部的經濟基本面衝擊、經常項目順差規模等也是影響人民幣波動的重要因素。但整體看來,2022年人民幣兌美元雖有所貶值,但貶值幅度小於其他貨幣,匯率處於合理均衡水平,雙向波動成爲常態。思考與展望毫無疑問,2022對於外匯市場而言,是個交易大年。據國際清算銀行10月發佈的外匯交易報告看,2022年全球外匯日交易總量達到7.5萬億美元,較2019年增長14%。其中人民幣份額增大最多,由4.3%增至7%,成爲全球第五順位華爾街精英們在市場預測方面遭遇滑鐵盧,誰也沒有想到,2022年3月的加息會是一輪狂潮的開始,美聯儲加息週期推動美元強勢升值,成爲構成全球其他經濟體的重大風險。展望2023,華爾街對於今年的股市預測就要保守的多了。主流觀點認爲,美國經濟將在今年年中陷入衰退,失業率的攀升、企業收益率下滑,估值將在上半年出現低位。但隨着美聯儲政策的鬆動,美國經濟有望進入恢復期,股市也將得到修正。總之,美股整體走勢將呈現前低後高的趨勢。摩根士丹利的觀點與華爾街基本保持一致,其認爲,短期美股可能會重演2008年的暴跌走勢,在第一季度時觸底3000-3300點,然後迎來技術性反彈,年底有望回升至3900點。相對前面的謹慎,德意志銀行就顯得樂觀得多。他們預計2023年標普500的年終目標爲4500點,至於能否實現,我們只需要保持關注。貨幣方面,美聯儲的表現依然會是2023年的主導因素。美元一般而言,強勢美元受到兩方面因素的支撐:美聯儲鷹派貨幣政策和美國經濟狀況明顯優於其他經濟體。IMF預測,受長達三年的疫情影響,2023年全球經濟增速將由2022年的3.2%進一步放緩至2.7%。世界銀行更是認爲2023世界經濟將走向全球性衰退。展望2023,市場上半年的主題將會從美聯儲轉向轉變爲經濟衰退和金融市場穩定。受避險情緒影響,美元走勢或將出現反覆。可能會在年中前完成下跌之前的租後以此反彈,反彈方向爲110。隨着美聯儲緊縮週期的結束,市場中心由衰退轉爲復甦,美元正式開啓下行週期,預計年底美元指數或將回落至100左右。歐元2023非美元貨幣的走勢同樣受到美聯儲政策的影響。與美國不同的是,歐洲央行的加息週期尚未結束。歐央行行長拉加德強調2023歐央行將會繼續保持類似50基點的加息速度展開緊縮性貨幣政策。並同時,在2023年3月開始以平均每月150億歐元的速度減少資產購買計劃投資組合直到第二季度末。歐洲央行管委維勒魯瓦表示,預計2023年上半年通脹將達到峯值。不僅如此,據歐盟委員會預測,2023年歐元區財政赤字佔GDP的比重將擴大至3.7%。次財政赤字佔GDP比例超過歐盟《穩定與增長公約》規定的3%的成員國將從10個增加到12個。這一切都在昭示着歐洲糟糕的境地將會在2023年延續。中金錶示,2023年歐洲經濟或將陷入滯脹。上半年,美聯儲的緊縮和能源供給擾動或令歐洲陷入供需雙弱的態勢。不過好消息是,美聯儲雖無停止加息的意思,但近期以來已經在逐漸減小加息幅度。而歐央行將保持50基點的加息節奏,這將使得歐美利差逐漸收窄,歐元匯率將更快走向觸底回升的道路。中金預計,2023難上半年歐元或將相較年末水平出現一定回調隨後繼續承壓。但在美元強勢週期逆轉後,2023年第二季度或者更晚時候,歐元存在反彈機會。總的來說,起步艱難,但好在有一線生機。英鎊至於剛剛脫離歐盟的英國來說,2023註定不好過。在過去的幾個月裏,看跌英鎊幾乎成爲市場的共識。事實上,對於2023英鎊的走勢,大家依然持負面態度。從短期來看,英國基本面充滿了不確定性。償債成本的上升、英國家庭生活成本的高企以及政府不得不增加的賦稅。這一切都讓英國的經濟雪上加霜,但又是不得不做的決定。經濟學家在接受《金融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2023英國將面臨G7國家中最嚴重、最持久的經濟衰退,英鎊也將繼續承壓。法興銀行策略師KitJuckes表示,除非發生特殊情況,否則英鎊2023年的表現不會超過日元,英鎊兌日元有跌至120的空間。是的,與英鎊不同,2022年日本的鋌而走險在年底結束,同時日本央行轉向的暗示是的日元或將成爲2023最堅挺的貨幣之一。日元我們前面說過,儘管黑田東彥表示調整YCC政策不等於轉向。但對於一箇數年來持續保持超寬鬆改貨幣政策的國家來說,調整的舉動意義重大,市場認爲這是推出YCC的徵兆。日本財務省前財務官中尾武彥對該觀點表示了贊同。1月17日,日本央行將舉行政策會議,會上將公佈對物價及經濟增長的最新展望。分析師預計,日本央行或將在會上調整此前的CPI預期。如果這發生的話,那麼通脹目標很可能也將隨之改變,日元的波動區間也會有所不同。在之前,130-135是美元兌日元波動的常態,2023年匯率區間確定需要等到日本央行方向和意圖更明顯時才能重新搭建。不過毫無疑問的是,2023年日元將會產生劇烈波動。人民幣人民幣方面,中州期貨研究研究所所長金國強表示,美聯儲將在上半年完成加息週期,隨後於下半年進入觀察期。美元指數的先跌後張,或使得人民幣先升後跌。根據2022年12月30日,人民銀行及國家外匯管理局發佈的公告看,1月3日開始,我國銀行間外匯市場交易時間延長至北京時間的次日3:00,人民幣匯率中間價及浮動幅度、做市商報價等市場管理制度適用時間相應延長。這將有助於進一步拓展內外外匯市場的深度和廣度,促進離岸和再按外匯市場的協調發展,進一步提升人民幣資產的吸引力。同時提振人民幣匯率雙邊震盪的穩定性。展望2023,外匯匯市影響的逐漸下降,人民幣漲跌將更多受到我國經濟基本面的影響。隨着疫情防控措施的放開和房地產調控措施的實行,以及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雙管齊下,中國領先世界的經濟復甦速度將爲人民幣的反彈進一步創造條件。正如1月7日,人民銀行黨委書記郭樹清所說,境外資本的持續流入就是國際金融市場鑑定看好中國的體現。當然,人民幣的復甦之路肯定會是有起有伏的。中金公司認爲,第一季度由於外匯影響,人民幣兌美元或將下行至7.05附近,短期內在6.60-7.2之間波動。進入第二季度,隨着美萊村農戶加息週期的結束,中國經濟的回暖以及中國跨境收支的平穩發展,人民幣匯率或將回升,年末有望收在6.7左右。綜上所述,中長期看,人民幣匯率將保持雙向波動,整體走強。談及2023未來趨勢,人民銀行劉國強表示,人民幣的趨勢是明確的,未來世界對於人民幣的認可毫無無疑問將會不斷增強。短期內,不會出現單邊行情。“我們有這個實力支撐,我覺得不會出事。”“步若蓮花趣步來,漸漸行至光明山”,對於投資人來說,金融市場好比戰場。2022年的戰場硝煙四起,但好在我們都等來了山崗的曙光。戰勝的爲自己喝彩,失意的爲自己加油,別忘了一切的流動與起伏終將歸於除夕的一桌年夜飯。2023,繼續我們的征程。最後仍舊是我們最重要的提示!來讓我們一起大聲說三遍,外匯投資,最重要的是什麼?監管!監管!監管!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
已有条评论,欢迎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