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银行h股代码]奶业正面临2008年以来最严峻挑战,乳企如何自救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顶部 |
界面新聞記者 | 趙曉娟
界面新聞編輯 | 牙韓翔
奶業困境仍然沒有得到化解。
7月10日前後,已有部分地方乳企公佈了業績預虧公告,這些公司上半年的虧損進一步擴大。
天潤乳業(600419.SH)9日晚發佈業績預虧公告,預計2024年半年歸母淨利潤虧損2600萬元到3100萬元,而上年同期,天潤乳業歸母淨利潤爲1.3億元。麥趣爾也預計上半年歸屬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虧損5800萬元到6800萬元,上年同期虧損3737萬元。
不僅僅是這些中小企業,7月4日,蒙牛集團總裁高飛在出席奶業大會時表示,“中國奶業正面臨着2008年以來的最嚴峻挑戰。”
他還說,當下困擾行業發展的根本原因依然是三大頑疾:一是品類多元化不足,二是需供均衡性矛盾,三是產業鏈韌性較小。
具體來看,目前原料奶的供應過剩與消費端不足的矛盾,更多體現在市場份額佔比更大的白奶、酸奶等乳製品產品上。
一箇很明顯的趨勢是,消費的疲軟疊加乳製品供應過剩,一些高溢價的乳製品正在悄悄從盒馬、永旺等渠道消失。
界面新聞走訪北京永旺豐臺店看到,此前正常售賣的朝日唯品酸奶、伊利蛋白時光等高價格帶酸奶,最近無法在貨架上找到,反而是一杯5.9元的伊利繽紛凝酪酸奶、5元一盒的明智酸奶等地價格帶產品出現在貨架的黃金位置。
鮮牛奶品類則更甚。經過幾年的市場爭奪戰,低溫牛奶的價格戰絲毫沒有停止的意味,在北京市場,此前定價19.9元的三元72度鮮牛奶,實際銷售價格通常已經低至9.9元(900毫升)。
9.9元的三元鮮牛奶(圖片拍攝:趙曉娟)
消費疲軟在酸奶領域更爲突出。
界面新聞注意到,包括樂純、吾島在內的高價格帶酸奶,在盒馬、7鮮等渠道減少了單品數量,轉而提供大包裝、每100克更具性價比的產品。
一名乳製品經銷商告訴界面新聞,整個酸奶品類的衰退已經在幾年前開始顯現,而這一兩年的問題則是高溢價產品走向平價,行業內卷以及原料供應過剩是主要因素,“不主動降價,最終只能消失在貨架上,但冷鏈物流費用並沒有相應下降,中間的渠道商其實更難了”。
凱度消費者指數聯合貝恩公司最新發布的《2024年中國購物者報告》也印證了這一點。該報告顯示,酸奶品類面臨着需求減少的窘境,2023年銷售額下降8.5%,銷量下降8.0%。
原因在於中國消費者對酸奶的認知遊離在營養飲品和休閒飲品之間,一方面中國消費者認爲酸奶不如牛奶的營養好,另一 方面消費者又覺得酸奶不如奶茶、果茶好喝,就是這種尷尬的處境導致酸奶的消費場景不清晰,一直被其它品類蠶食,而且短期內還將下滑。
此外,更爲嚴峻的形勢是目前原料奶價和成本已經形成倒掛。
國家奶牛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中國農業大學教授李勝利今年7月在一次行業會議上分享的數據顯示,奶牛體系監測2024年5月奶價3.34元/千克,同比下降0.55元/千克(全成本下降0.31元/千克),公斤奶利潤空間是奶牛體系記錄以來首次進入負值。
這意味着本輪調整週期是嚴峻程度超過2016年-2017年,行業虧損面超過80%。
在這樣的局面之下,不少乳企也開始嘗試更多的方式自救。
例如酸奶和奶酪品類之後,開始它們開始尋找新的賽道。伊利集團旗下冰淇淋品牌甄稀在成都開出了全國首家冰淇淋蛋糕實體店,這家甄稀冰淇淋門店面積在115平米左右,主營預包裝裱花蛋糕、甄稀冰淇淋、冰淇淋蛋糕等產品,與此同時,該門店產品的牛奶原料也強調來自伊利的100%原生乳。
不過伊利沒有公佈冰淇淋蛋糕的售價。很顯然,從冷飲產品到開設蛋糕店,伊利希望通過這種高毛利產品和新業態形式來創新,以此提升甄稀品牌與消費者的互動度,最終通過消費的多元化消耗一部分自身奶源。
同樣嘗試實體店的還有廣西皇氏乳業,這家企業在6月底以來,通過開設奶茶店“在桂裏”,強調其獨有的水牛乳原料來增加奶茶店產品的差異化。這些動作本身,是增加牛奶產品的多樣化,讓週期中的原料乳得以消耗。
此外,雖然利潤在不斷攤薄,但乳企也還是迎合了消費者追求性價比的趨勢。
乳品高級分析師宋亮向界面新聞分析,最近幾年,中國乳業開始走向從高端化到追求性價比的拐點,整個液態奶(白奶、酸奶)在消費降級大背景下,乳品價格大幅度迴歸。尤其是酸奶產品,由於消費的多元化,酸奶兼具快消品和社交商品的屬性,高端化酸奶產品仍會存在,但總體上來說迴歸性價比是趨勢。
從企業角度看,尤其是龍頭乳品企業,迴歸性價比的趨勢更爲明顯,高溢價產品的比例會下降,毛利率也會進一步變薄,這背後的根源,一方面是基於供求關係,另一方面則是這一環境下乳品企業進入一種新的發展階段。
在他看來,乳製品企業高投入高產出的模式在2024-09-20 已經行不通,高端化發展的升級路線同樣也很難走通,解決的辦法可能在於,未來乳品的基礎營養需求,正在向專業營養方向轉型,專業化、精細化的功能營養乳品將是消費者追求的主要方向。
這一趨勢在盒馬自有品牌的乳製品上也可以得到驗證。盒馬向界面新聞提供的資料顯示,今年6月,盒馬與他的乳製品供應商華山牧,通過在產品包材、物流等細節上“摳成本”,把有機奶的價格從29.9/950ml打到19.9/950ml,價格降低之後,還帶動有機奶品類在盒馬銷售增長同比70%以上。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
已有条评论,欢迎点评!